前兩年種植大蒜前景相當好,很多地方掀起了“大蒜潮”,但是今年大蒜價格的好像有些不一樣,一下從“蒜你狠”變成了“蒜你慘”的地步。今年的大蒜自上市季之后,一路跌跌不休的狀態。就連蒜薹都便宜的沒人要,地頭、溝里扔的到處都是,甚至別人來拔蒜薹還要倒貼人家錢。
![]()
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,今年4月,國內大蒜批發均價下跌59.11%。終端的批發價格像燒紅的烙鐵,砸到數百里之外的“蒜鄉”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,燙傷了蒜農們日夜懸著的心。
蔣家村蒜農蔣中寶和妻子雖然還在地里割蒜,對蒜價的擔憂已經讓他忍不住放慢了動作,今年人工、肥料價格漲了,收購價至少要2元錢,才能掙得和去年一樣多,現在的收購價虧太多了。 ![]()
農民的感覺跟城里的消費者感覺差別很大。記者在北京四季鮮蔬西羅園店發現,新蒜來到消費者面前時,價格已經上漲到10元左右一斤。還有城里人喜歡吃的蒜薹,超市賣10多元一斤,可在田頭卻是個包袱。“你要是早幾天來,地里蒜薹隨便你拔,拔一斤我倒貼你2角5分!”蔣中寶半開玩笑地說。
這樣的差別,主要因為傳統供應鏈中的層層加價。大蒜經歷農民—收購販子—批發市場—超市/菜市場—消費者,足足五六個環節,每層加價30%以上。于是,在地頭1元/斤的大蒜,到超市變成了近10元/斤,消費者的錢主要付給了交易鏈。 為了把滯銷的大蒜賣出去,中牟縣找到了電商平臺。與電商平臺合作的新農人商家“以果感恩”優先包銷了546戶貧困戶的大蒜,以每斤高出市價0.15元的價格收購了這700萬斤大蒜,并以5斤9.6元、10斤18.9元的優惠價銷售給平臺消費者,而且包郵全國。 ![]()
記者下單的第3天,就在北京的家中收到了在電商平臺購買的大蒜,還享受到了“以果感恩”給的扶貧補貼優惠價——10斤13.9元。
由于電商平臺沒有傭金、廣告、流量費用,收購價和銷售價之間所有的差價都歸“以果感恩”。“以果感恩”負責人張銀杰預計今年能賺200萬元,“我們在電商平臺上的售價雖然比在其他平臺便宜,但薄利多銷,賣這700萬斤大蒜,企業不會虧”。 “電商平臺+新農人商戶+種植戶”的模式,為農民解決了銷路問題,企業薄利多銷,消費者也能以成本價買到好產品。 大量的生產者還是在隨大流,今年什么價高,明年就種什么。結果產品供大于求、滯銷價跌。業內估計,根據規律,便宜蒜頭價可能會持續一年左右,估計要到明年新蒜上市時,售價才可能調整、回升。 (責任編輯:admin) |
國內大蒜價格跌跌不休!電商助銷大蒜
時間:2018-10-01 16:02 來源:北美農大集團 作者:北美農大 點擊:
次